一、历史渊源
放河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也是濑溪河流域流传至今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
放河灯民俗起源甚早。原始社会,限于对大自然认识的局限,较长时间,人们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是吉祥温暖的象征,战胜寒冷饥饿的神灵。渔猎时代,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为小船,放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及灯笼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奴隶社会的公元前11世纪周代,周公辅佐武王卜成洛邑,在曲水设宴庆祝,“流水泛酒”,“羽觞随波流”,夜以日续,放酒杯的盏上点灯,曲觞流杯演变的灯酒逐波。春秋时代的《诗经》,记载了秦洧两水秉烛招魂续魄、执兰除凶的民俗。奴隶社会是侵略邻国、战争不断的社会,用船载火攻城摧寨时,对阵亡将士水葬,船筏置鲜花燃灯已成惯例。周代八月十五有以火迎寒即围篝火歌舞活动,“举灯蟾魄圆”。晋代在每年月亮最圆最亮之夜,“纵情玩月、火烛竟宵”、“载船玩月”。
(节日的夜晚,人们来到濑溪河边放河灯祈福)
汉晋以后,宗教影响日益扩大。南北朝梁武帝崇拜佛教,倡导办水陆法会,僧人在放生池放河灯。唐肃宗于759年诏天下设放生池81所。北宋真宗在1016年定佛诞日为放生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届时举灯玩月,放河笙歌,“僧尼道俗盆养供佛”。宋代道教得到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不少诗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灯欢腾的诗篇。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道教、佛教传播而流行全国。
宋真宗年间,濑溪河流域漕运初兴,沿岸有多处寺庙兴建,佛事活动得以在民间广为传播。于是,放河灯便成了路孔镇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明清时期,濑溪河河运昌盛,船家和商贾期望河运平安顺利,沿河居民希望风调雨顺,遂于每年七月半大放河灯,赈济亡魂。另外,大户人家事丧,也要放河灯。目的是替亡人救拔十方三世一切沉沦于地狱的饿鬼,广行功德,使其早升极乐世界。据说,在放了河灯后,沿河不再有孤魂野鬼滋事,能确保沿河及两岸行船、居民平安。
历经了无数个岁月,如今,放河灯则被人们用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安康,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河灯流淌着人们美好的祝愿)
二、基本内容
放河灯共需木船四艘,第一条载着扎制的面燃鬼王相,面燃鬼王身高丈二,扎糊精美,彰显鬼王威猛。另外,将两条牢固绑扎在一起,上面用八仙桌搭起高台,台上五位僧人僧人负责法事。
(一)法事分为四部份:
1、拜座。僧众披好袈裟,全体起立,站于座外。正座在参“佛、法、僧”三宝后入座,从此便拉开了道场序幕;
2、“请圣”。它的意义是请来十方法界一切佛、法、僧、金刚密迹、卫法神王、天龙八部、婆罗门仙等一切圣众,光临法会,接受甘露法食;
3、度鬼。此乃焰口的核心部分和目的所在。上师首先手结破地狱印后即奉请幽冥教主、引魂王菩萨。随即抛斋食召请饿鬼,并将诸饿鬼罪业集中一处,而后以催罪印摧之。经忏悔灭罪后,为饿鬼说七如来,结三宝印,同颂尊胜咒;
4、圆满奉送。
与此同时,另一条船载着108盏河灯和放灯的数名僧人.河灯是用上过蜡的彩色纸折成荷花、小船、鸭脚等形状,里面按上一根纸捻,在河灯里弄注上灯油(或在其中放上一段一寸左右长的蜡烛),点亮由僧人陆续放入河中。
(二)河灯的主要形状
1、莲花灯
(莲花灯)
2、兔儿灯
3、八角灯
4、船形灯
5、观音灯
6、宝塔灯
7、钟馗灯
(三)河灯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1、选竹。必须选用两年以上的慈竹
2、划篾条。根据河灯大小要求划出各种规格的篾条。
3、搓麻绳。用家麻搓成粗细大约1毫为的麻绳备用。
4、裁纸。根据河灯大小将牛皮纸裁成各种规格及形状。
5、造型。用篾条和麻绳捆扎成各种形状河灯的骨架。
6、上胶水或糨糊。用毛笔或排笔将调制好的糨糊刷在河灯骨架上。
7、糊纸。将牛皮纸粘贴于河灯骨架外部,晾干。
8、着色。根据河灯形状要求分别作以各种色彩。
9、安烛或安油灯。将蜡烛或菜油灯固定于河灯内空底部中心位置。
10、制作河灯底盘漂浮物。根据河灯大小用软木制成。
三、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一)法事活动所需器具:
1、法坛
2、大钵
3、铙
4、小钗
5、木鱼
6、水路道场十殿闫王画像
(二)河灯制作所需器具:
1、锯子2、篾刀
3、裁纸刀
4、毛笔或排笔
5、糨糊或胶水
6、牛皮纸
7、各色绘画颜料
8、木船
(三)河灯的主要作品
1、莲花灯
2、兔儿灯
3、八角灯
4、船形灯
5、观音
6、宝塔灯
7、钟馗灯
(莲花灯)
四、传承谱系
万灵放河灯这一民俗活动,均源自佛教临济宗二十五世突空智板禅师。历经宏法,传至万灵,现已基本脱离佛寺,传于民间。在万灵的传播中,又有两个分枝:皇觉宝坛与觉皇宝坛。
( 一)皇觉宝坛:得传自皇觉寺,明清传承不详,清代路孔开坛祖师为:
第一代:萧普贞、周普性(均系临济正宗第三十九世高僧)
第二代:周通元、周通明
第三代:杨辛玉
第四代:邓源安
第五代:田广宗、刘广清
第六代:吴续法
( 二)觉皇宝坛:
第一代:罗法开
第二代:谭华旺、王元玉、谭真、罗华道
第三代:罗法通
第四代:肖普真
第五代:唐清元
第六代:刘云静
第七代:罗永亨
第八代:罗仁信
第九代:罗均成
第十代:罗国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