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四川因连连不断的战乱而造成人口锐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见四川人口稀少,土地荒芜无数,于是颁旨移民四川。这在历史上,称作“湖广填四川”。乾隆五十年,从湖南移民到万灵的一户人家,总共八口人,七人因水土不服而亡,只有一个叫阿菊的小姑娘活了下来,被林家收养。
万灵的蜂蜜远近闻名,宋代时曾作为贡品,风光了好些年。宋、元交替时期,万灵蜂蜜因战乱而失去了贡品的地位。元朝又是马背民族,他们对于蜂蜜并不稀罕,万灵蜂蜜从此再没有进入皇宫。随着朝代的更替,万灵蜂蜜的名声,渐渐地淹没在四川的山水里。
阿菊姑娘的养父叫林成汉,祖辈都是养蜂的,林家的蜂蜜也一直很有名气。阿菊从小在林家长大,平时也食用一些蜂蜜。从湖广几省移民来的女娃子不计其数,依靠养蜂为生的家庭也不少,可是不知怎么的,阿菊姑娘长大后,就跟其他女娃不一样。
阿菊帮养父养蜂,采蜜,十分勤劳。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阿菊出落得异常水灵秀丽。而且,她的头发长长的,却天然卷曲,就是不戴任何头饰,那披泻的卷曲长发都特别漂亮。
有个叫程远的年轻人私自给阿菊取了个小名叫娇娇,渐渐地就喊了出来。于是,林娇这个名字,就代替了阿菊。
林娇生得娇美,长得妖娆,远近闻名了。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上门来的媒人踏破了林家的门槛,林成汉也挑不中一个合适的女婿。到林娇十八岁时,总算由林娇自己相中了一个人,那就是给她改了名的程远。
但程远父亲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就在程远努力和父亲沟通的时候,新登基的嘉庆皇帝下旨广选美女。本来,清朝后宫选秀要的都是旗人家的女儿,汉族女子是没有资格入选的。而林娇祖上在湖南,祖上恰好跟满族旗人有血缘关系。不知道怎么的,林娇在湖南的族人竟然就在这个时候找来了。
来的这个人叫富盛,按辈分,林娇得叫他叔父。林娇无可奈何地跟富盛回湖南.临行的时候,乡亲们赶来送行。众乡亲见林成汉拿不出多少钱给林娇,纷纷将自己身上的散碎银子拿出来,然后硬塞进林娇手里。有个七十几岁的老爷爷对林娇说:“娃儿呀,既然你命里该进皇宫,那就好好地去。多带点钱打点打点,莫让自己吃亏啊!”
林娇捧着那一捧散碎银子,泪水流淌成河了。她“扑通”一声跪下去,向众乡亲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大声说:“谢谢乡亲们!我不会忘记万灵,不会忘记濑溪河。不管我以后如何,我一定会再回来的。我……我舍不得这里的山山水水啊!”
林娇最后想走一次日月门里的烟雨巷。就在这时,程远呼唤着林娇一路从大荣桥上跑来,迫不及待道:“我不让你走,不管我父亲答不答应,我都要娶你。娇娇,我什么也不管了。”说着,就要拉林娇出去。
林娇用力挣开程远的手,含着眼泪,却严肃地说:“这是我的命。程远,就当我们从来不认识吧。”说完,撇开程远跑出了烟雨巷子,并直接跑上了船。富盛也赶紧上了船,让撑船人立刻划船离开。程远跑到拱桥上,觉得林娇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就无情地离开了。
回到湖南没多久,林娇就进入了皇宫。破落的富家人为了家族的兴盛,将宝都押在了林娇身上,想方设法筹集了很多钱贿赂主管选妃的太监。因为有富家人在宫里的上下打点,林娇很快得到嘉庆皇帝的宠幸。当知道她自小吃蜂蜜长大才有了那副好相貌和皮肤,于是封她为蜜妃。
林娇习惯了吃万灵蜂蜜,富盛又派人专门到万灵弄了蜂蜜给她送来。万灵蜂蜜把林娇吃成了大美人的消息,在皇宫里不胫而走。那些为了讨得皇帝欢心的妃子,纷纷向林娇要蜂蜜。林娇开始都大方地给她们。富家听说了这事,认为是一条财路,让林娇在皇宫里卖蜂蜜。
私自在皇宫卖蜂蜜是杀头之罪,林娇哪敢答应呀?可是,就是富家人的这个主意,让林娇有了报答养父母和万灵乡亲的主意,那就是设法让万灵蜂蜜重新成为贡品。
林娇在皇宫里一晃就是三年了。三年里,她这个蜜妃都是很得宠的,虽然有一些妃子在嘉庆皇帝面前说她的坏话,但她的地位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期间,富盛被封了个五品官,其他几个也封了小官。林娇被富盛催逼不过,也回去省亲过一次,因此湖南老家那里,就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座庄院,连带整修了富家祠堂。
林娇正要回万灵看望养父母,却突然传来养父母亡故的消息。林娇连续几天几夜哭得肝肠寸断。就在这时,另一个妃子因吃了林娇送给她的蜂蜜而全身长了水疱,奇痒难熬。林娇本来是送给大家的蜂蜜,突然就成了在皇宫里私自卖蜂蜜的人。皇后亲自测查这件事,从林娇的寝宫里搜出了几罐有毒的蜂蜜。
这一下,林娇又从私自卖蜂蜜的罪名变成了蓄意毒害其他妃子的大罪。富家也连同获罪,家产没收,湖南老家的庄院被封。
林娇从一个宠妃沦为了阶下囚,在嘉庆皇帝还来不及应对的时候,皇后就派人送来一条白绫,要林娇自裁。皇家赐白绫就表示让罪人自尽。林娇还没有从养父母亡故的悲痛里恢复过来,晴天霹雳一般的罪名就接连升级,将她逼到了生死边缘。就在她即将悬梁的时候,闻讯赶来的嘉庆皇帝救下了林娇,以将她打入冷宫为名,偷偷让她回了老家。
回到万灵后,林娇隐身在万灵寺为养父母超度。随身老太监拿着一笔钱找到万灵地保,说是蜜妃托他回来修建一座桥,以报答乡亲们对她的恩情。地保很快找到修桥的工匠,选择了濑溪河的一条支流,修建了一座方便大家通行的桥,取名为“报恩桥”,并立了石碑以示纪念。
这座桥修了好几个月,完全由万灵当地工匠自己设计修建的。那个老太监一直监督到桥修成。报恩桥正式通行那天,荣昌县太爷还来参加了揭碑仪式,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赞词。
当地老百姓聚集在报恩桥边,人人振奋不已。县太爷还请那个老太监回宫去回奏皇帝,万灵人乃至荣昌人都不会忘记皇上的隆恩,不会忘记蜜妃对家乡的一份真情。老太监也表示,蜜妃永远不会忘记她的乡亲。
老太监完成了使命,即将离开万灵了。就在这时,程远抡着一把大锤子,放声大笑着拨开人群走到那块写着“报恩桥”的石碑前,狠狠地砸了下去。旁边一壮汉急忙拦住。众人纷纷责骂程远。程远大声吟道:“烟雨巷里锁情仇,富贵荣华吊脚楼。世人都道好女儿,哪知人美心最丑。你们这些蠢人,都被林娇蒙蔽了啊!她哪里是回来修桥报恩哪,她分明是为杀死养父母赎罪嘛。”
一个“杀死养父母”的罪名,震惊了林娇。随后,林娇让太监出面调查养父母死亡真相,可怎么也弄不清楚,养父母确实于一个深夜死于血刃之下。
一连几个月,林娇的蜂蜜案怎么样了,她已经没有心思去过问,养父母的死况也弄不清楚,乡亲们误会她,并且已经有人砸坏了“报恩桥”石碑。林娇心力交瘁,就在养父的生忌那天,她再也顾不得暴露不暴露,准备了香蜡纸烛和供品,然后到养父母坟头哭诉祭奠了一番。
林娇忽然现身的消息迅速传开,乡亲们蜂拥着向坟头跑去时,林娇捧着一罐蜂蜜,旁若无人地来到了报恩桥。老太监跟随着她,一路劝她赶紧离开万灵。林娇什么也不听。
林娇跪在“报恩桥”石碑前,用勺子舀出那罐里的蜂蜜,一边吃一边哭喊道:“爹!娘!我的亲爹亲娘!不孝女儿阿菊对不起你们哪!养父母用蜂蜜把我养大,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关爱,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你们就被人害死了。养父!养母!你们是我的再生爹娘啊!阿菊没有忘记你们的恩情,没有变成贪慕虚荣的人,阿菊做那个妃子,不是心甘情愿的呀!爹啊!娘啊!阿菊更不会恶毒到去杀死你们哪!可惜阿菊无能,不能为你们报仇雪恨,阿菊就是有千张嘴,也无法申辩自己的清白,更无法找到真凶。爹啊!娘啊!你们在九泉之下等着阿菊,阿菊很快就来陪伴你们……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妃子娘娘,阿菊统统不稀罕……”
老太监跪在林娇身后,又一次请求她立刻跟他走。林娇还是不理睬。林娇旁若无人的哭诉,还是打动了很多乡亲,他们议论着也许错怪了林娇。可是,林娇吃着吃着,嘴角就流出了乌血。乡亲们看到她流出的乌血,都呆住了。老太监也看见了,急问:“娘娘,你吃了什么啊?”“我服了毒了。”林娇回头看着老太监,脸颊上泪水流淌着,惨然地笑道,“公公,我是林家用蜂蜜养大的,可是我害了对我恩重如山的养父母。公公,请转告皇上,林娇辜负他了,就让所谓的蜜妃魂归故里吧!”
林娇毒性发作了。可是她不要任何人搀扶,更不要任何人救她。她抱着那块残破的石碑,脸渐渐地充斥着乌血。很多乡亲都落泪了。众人纷纷喊着“我们错怪你了”的话向她围过去。
程远拨开人群,扑到林娇身边将她抱起来。林娇的眼睛已经倒转,却还剩着最后一丝气息。程远抹着她嘴角流着的乌血,痛心地说:“林娇啊林娇,你为什么要用死来明志呢?我……我错怪你了。”
林娇微微笑着,含糊不清地对老太监说:“公公,麻烦你转告……皇上!我……我辜负皇上了,对……对不起!我没有……没有在宫里……卖过蜂蜜,我只是想让大家……让大家试用,证明……证明万灵的蜂蜜确实……确实……确实有成为贡品的……资格……”报恩桥上,一片哭声。濑溪河的水,流淌着林娇对万灵乡亲的真情挚爱;万灵的山,镌刻着林娇因蜂蜜而生、又因蜂蜜而死的不朽故事。
老太监回到京城后,将林娇的事原原本本地禀报给了嘉庆皇帝。听说林娇已死,嘉庆皇帝悲伤地说:“蜂蜜案已经查清了,蜜妃是被陷害的。她的养父母,是被富家的人杀害的。蜜妃,你为什么不回宫来呢?你让朕好心痛啊!好!好!好!你的心愿,朕一定答应你。蜜妃!蜜妃!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你最喜欢吃的蜂蜜。”
“妃子蜜”从此名扬天下。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万灵的蜂蜜再次成为贡品,让老百姓得了很多实惠。
万灵的乡亲感念着林娇的奉献,在报恩桥上修造了造型独特的栏杆,那就是现在大家所能看到的卷曲状栏杆。这个造型,有人说是蜂巢的变体,也有人说是对林娇那一头天然卷曲黑发的纪念。
(执笔:郭凤英)
魂归妃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