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区有“岁猪”或“年猪”的岁时风俗,这是汉族民间年节食品和祭品。南宋诗人陆游《岁末尽前数日偶题长句》诗云:“釜粥芬香饷邻父,阑猪丰脂祭家神”。自注:“蜀人豢猪供祭,谓之岁猪”,可见那时的巴蜀此风之盛。民间过年,多以猪肉为主,故腊月中旬到除夕,各地乡间宰猪特多,或自食,或与邻里分食,俗称“杀年猪”。
荣昌白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一九八四年被誉为国宝。1986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保护猪种。由于荣昌猪对差异大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应力强;耐粗食,易肥育,能大量利用青粗饲料;繁育性能好,瘦肉率高,具有优良的遗传素质。因此,生猪养殖业十分发达,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年猪屠宰祭祀。杀年猪和吃杀猪饭以丰富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反应出了这一特有的社会民俗现象,由此反映了民众庆祝一年来养猪所取得成效的喜悦心情和对来年养猪兴旺的期盼。这一民俗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现被列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杀年猪)
放河灯,是濑溪河流域流传至今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宋代道教的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不少诗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灯欢腾的诗篇。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道教、佛教传播流行。宋真宗年间,濑溪河流域漕运初兴,沿岸有多处寺庙兴建,佛事活动得以在民间广为传播。于是,放河灯便成了路孔镇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明清时期,濑溪河河运昌盛,船家和商贾期望河运平安顺利,沿河居民希望风调雨顺,遂于每年七月半大放河灯,赈济亡魂。另外,大户人家事丧,也要放河灯。目的是替亡人救拔十方三世一切沉沦于地狱的饿鬼,广行功德,使其早升极乐世界。据说,在放了河灯后,沿河不再有孤魂野鬼滋事,能确保沿河及两岸行船、居民平安。历经了无数个岁月,如今,放河灯则被人们用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安康,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放河灯)
在地处两江交好的重庆荣昌,活跃着一脉地方武术流派——缠丝拳。近代缠丝拳在荣昌路孔地区经过姚玉堂宗师的艰苦创业,总算有了十分可喜的基础。缠丝拳以其独特的技击美、节奏美、劲力美、形神美、动作美等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殊范畴,反映了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更以“仁”与“和谐”的武德思想形象而执着地丰富着中华传统美德。
(缠丝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