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荣昌县万灵镇老街,有一套四合院的老房子,这座老房子就是有名的尔雅书院,民间流传,这是明朝尚书喻茂坚修建的。
明朝嘉靖年间,因当时的朝廷谏官夏言在嘉靖皇帝面前弹劾权倾朝野的宦官严嵩,得罪了皇帝。当时在朝廷担任尚书的喻茂坚因为帮夏言说了话,也得罪了皇帝和严嵩,因为看清朝廷腐败,所以辞官回乡,回到荣昌县老家居住。这一年,喻茂坚75岁。
回到荣昌后,喻茂坚决定兴办书院,教习子弟。喻茂坚虽然当过尚书,但因为一直清正廉洁,所以根本没有多少钱。为了把书院办起来,喻茂坚召集族人,商议办法。最后决定,由喻茂坚出钱征地,族人凑钱修建书院。办法商量好之后,喻茂坚就开始到处选择地块,后来看到万灵山清水秀,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决定在万灵修建书院。在喻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书院很快修建好了。喻茂坚为书院取名“尔雅书院”,民间也称为“小雅书院”。
尔雅书院修建好后,喻茂坚担任老师,亲自教学。为了鼓励大家认真读书,考取功名,他还为尔雅书院定下规矩:凡是读书用功的弟子,都由喻氏家族拿钱培养;对于贫困弟子,还免收学费。这个规定很鼓舞人,一时间,来尔雅书院读书的孩子很多。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就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所以,到尔雅书院读书的学生,都想考取功名。
有个姓赵的弟子,叫赵大鹏。赵大鹏住在濑婆溪边,家境贫寒,全家依靠父亲打鱼为生。赵大鹏进入尔雅书院后,读书很用功,每天都是天麻麻亮就起床,帮助打扫书院的卫生。做好这些后,天色已经亮了,赵大鹏就把书拿出来读。晚上众人都睡了,他还借着微弱的光线练习写字作文。赵大鹏天天如此,喻茂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这天早上,赵大鹏刚打扫完卫生,准备读书,一转身,发现喻尚书就站在天井边,看着自己微笑,他赶紧行礼,说:“老师早。”喻尚书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大鹏啊,我观察你很久了。你很懂事,也很勤奋,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赵大鹏连忙谦虚地说:“多谢老师抬爱,晚生一定认真读书,不辜负您的希望。”喻尚书说:“这就好。以后,你就专心读书,扫地的活儿,就让给杂役去做。我让人每个月多给你一点灯油,你就不用到处找灯光了。”赵大鹏赶紧跪下行礼:“多谢老师,弟子一定谨遵师命,认真读书。”
从此,赵大鹏每天仍然坚持很早就起床,梳洗之后,点上油灯,勤思苦学,发奋攻读。
一年后,恰逢院试。赵大鹏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被喻茂坚安排去参加考试。赵大鹏不负厚望,考了第二等成绩,当了秀才。刚刚开办书院一年,就出了秀才,加上这个书院的开办者曾经当过尚书,尔雅书院很快出名了,吸引了当地更多的子弟前来读书。
尔雅书院的故事,在喻氏老族谱上也有记载。尔雅书院,从此成为荣昌县最负盛名的书院,开荣昌一代学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在青史上留名的荣昌文人。
(执笔:唐 旭)
兴盛的尔雅书院